社团和社区分不清?秋叶跟你聊|社群营销(含心灵指南+知识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人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就会渴望归属感。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联系。

互联媒体已经从信件发展到寻呼机、电话和移动电话...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主题社区层出不穷,仿佛是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家”。

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社区:互联网知识社区“罗”社交营销社区“大熊会”职场技能学习成长社区“秋叶PPT”...

什么是社区?郝彤+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社群成员基于对* * * *的认同或行为而聚集在一起,没有“共同利益”就没有话题。决定一个社区寿命的,是坚固的结构和有质感的运营,就像房子的地基和日常维护一样。

社群的大小取决于社群的输出内容和亚文化,以及群体成员是否对社群有依赖和认同,这决定了社群能够复制和扩张的前提。

社区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零售场景中经常提到的“最后一公里”是关于社区营销的。

社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两个人分居两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聊个没完。在扁平化的社交网络中,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如果手机被屏蔽,微信不回,动态不更新,就会有这个人“消失了”的错觉。

在虚拟世界里,我们常常在别人的认可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动态,期待别人的点赞和互动;我们会比较自己抢红包的运气,哪怕只有几毛钱。

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一样的粉丝经济模式。通过扩大粉丝规模,投放定向广告,粉丝会转发或者买单,但是会遇到新的麻烦——注意力转移。粉丝能分配的时间是有限的,这种粉丝经济模式必须和其他社交营销竞争,抢占用户的时间。

明星的粉丝经济比较典型。粉丝只为明星买单,没有人可以替代。一旦明星有了污点,形象崩塌,粉丝经济瞬间崩塌。一旦少了明星,经济结构就很难维持。

相比之下,社会经济要稳定得多。社区由许多兴趣相同的点组成,强调凝聚力。如果缺了一个,另一个可以马上补上。同时,在社群的氛围中,羊群效应已经诞生,接触会更紧密,彼此更容易相互感染,冲动购买。将顾客引入社区是品牌管理的高级形式。

在形成社区之前,产品用户的角色要转换三次。

在受众阶段,通过网络渠道、新闻报道、朋友推荐了解产品信息。在用户阶段,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使用产品。粉丝是极端的。用过之后,我很满意。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在社群阶段,成为产品爱好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爱好者组成社群,参与产品优化和体验。

从“观众”到“社区”,就是从“围观者”到“家人”的过程。

社区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些需求。导致社群沉默的,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没有达到,不再维护,要么是群成员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再活跃。

无论建群的动机是卖货、拓展人脉、学习成长,还是打造品牌,都要考虑需求的可持续性。稳定的群体一定是基于长期需求的社群取向。

需求的临时性必然导致社区的临时性。

导致群体消失的第一个诱因是缺乏明确的长期定位。要提前综合考虑团的主题和定位。有分享机制的群体会活得更久,灌水群体会死。

缺乏热心的群主或群主管理人员,或者群主个性太强,会导致两极分化的纠纷,要么变成混乱的信息,要么极其无聊。

而缺乏固定的活动形式,长期缺乏新鲜成员补充,熟悉度和凝聚力下降,陷入沉默,会加速群体活力的下降。

不同的群体角色组合构成了不同群体的生态模型。

组织者,日常维护管理。思想者,群体的灵魂。挑逗,调节,活跃气氛。求教,提供困惑,寻求帮助。围观,潜水,偶尔聊聊。挑战者,对群管理和开放交流内容不满。

围绕这些群体角色,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基于社会群体的环形结构,一种是基于学习群体的金字塔结构。

拥有优质社交网络的人数是有限的,邓巴的“150定律”就是这一研究的阐述。

想象一下微信加了几百个好友后朋友圈的屏幕体验。在社群中,大量的群成员筛选,信息过载,人均参与度大大降低,凝聚力和活跃度当然会下降。

但是对于QQ学习群来说,很容易达到2000人的上限。要想解决学生参与的问题,就要用递归金字塔管理模式:成立一个核心管理小组,规模不大,这个小组里的每个人都会维持一个小小组。

主动模式是自己看宣传或者使用群搜索功能加入。为了避免动机不纯的人或者不符合群体定位的人加入,很多QQ群都采用批准加入制。

而微信群则是模仿QQ讨论组的结构,在不经过群创始人同意的情况下,由成员拉入,采用链接扩散机制。

微信群的产品逻辑是基于时间流,而QQ群是基于主题。前者适合移动通信,后者植根于桌面时代。

QQ群,基于主题,可以设置多个小窗口进行定点交流,有助于多人在线就特定主题进行互动。这种独立的窗口设计必须要求设备有足够的屏幕空间,这显然是移动设备难以支撑的。

微信的加入方式很随意,大多是基于某个场景。当场景结束后,这个群体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消失。

平台提供的管理工具决定了平台维护社群的实力。

相比微信,QQ工具更加多样化。社区要有仪式感——QQ要申请会员,社区要奖惩——QQ要发红包/无话,社区要有价值——QQ群* * *可以享受演示/群文件* * *...

微信群更注重参与者的横向联系,更加开放,而不是着眼于中心创始人的身份。QQ群正好相反。

微信群不限制人数加群,更多样。群组管理被置于信息时间流中。如果没有对话,久而久之自然就沉了。

QQ讨论组兼容了QQ群和微信群的特点。它有QQ群的一些功能,比如语音、视频、文件传输,也有微信群的功能。基于时间流动的特性,它是暂时的。

QQ群更像一个商业机构,产品逻辑自带应用流程和群管理员的概念。微信群更像是一个主题聚会,群内成员可以邀请其他人加入,基于特定话题进行交流,聊完之后就离开。

如果是用于商业目的,有明确的主题,那么QQ群建设比较适合。如果用户层是中高层,不适应QQ聊天,那就是微信群。

找好朋友:谁来建群?如何做好社区定位?如何找到第一组成员?

固定结构:如何区分内部组和外部组?选择微信还是QQ?开放会员制还是邀请制?如何制定群规?

输出:核心成员和普通组成员的输出内容和形式。

娴熟的操作:加入群规则的仪式感,群分享的参与感,群内分工的组织与合作,线下活动带来的归属感。

复制能力:如何形成核心群体,核心群体文化的培育和衍生。

建立社群不一定需要找明星代言人,需要找喜欢一个产品,能把它发挥到极致,有个性的人。兴趣相同,社区建设就有了基础。

逻辑思维的罗胖,靠着每天60秒的语音和阅读分享,迅速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从罗辑思维微信官方账号到得到一个学习俱乐部,从罗惠友演讲到得到一所大学,他的声势和影响力逐渐扩大。

太平人寿的郭琦,又名PP Qi,通过PPT系列《一张图读懂产品》吸引了公司业务同仁的关注,并通过全国微信群-PP Qi干货和大咖群-PP Qi公众平台推送PP Qi金牌作家推广模式,锁定了数万名公司业务同仁和数千名分享精英。

社群的价值是基于能力,而不是热情和眼光。要建立一个社群,就要对群体成员进行合理的规划。

内部群体多为环形结构,大家的身份可以相互转换,地位平等,管理相对松散。外部群多为金字塔结构,有群管理员,有明确的群规则和管理机制。

在社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人数即将超过上限后,通过内部群将部分老群成员转移到第二群,这样从一开始就保证了第二群有一定的规模,老群成员会有意识地在群内传承群规和文化。交叉引入群体复制是扩大群体规模的关键。

基于核心群体成员的个人影响力而发展形成的亚文化群体是利益和偏好的生命延伸。比如“秋叶PPT”团队的读书笔记PPT组、团打PPT组、易学图、秦友团;正和岛非创作团队不散部落,摄影部落,爱马仕部落等。

优化群,需要普通群成员输出。

秋叶PPT团队是如何把小组成员从“观察员”变成“演员”,参与社群运营的?团队鼓励学生在学习完PPT课程后,读一本书,做一个有内容的读书笔记PPT。老师指导他们修改,免费发布到微博、微信、网盘等渠道,于是学生就收到了PPT设计的付费任务和企业的面试邀请。同时,团队将社区每周五的嘉宾分享变成了学生分享,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仪式感:群名、群公告、群名片的统一性,从而为入群仪式打好视觉基础,做好群设置方案。设置入群机制、准入制度或邀请制度,设置入群代码,入群前告知入群规则。要加入群体,首先要认同群体规则和文化。

参与感:培养小习惯带来的参与感,如早起、早问、签到、早上三件事。定期组织分享和话题讨论。对于干货分享,需要邀请分享者准备素材,强调分享启发性的内容,而对于话题分享,准备好的话题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和筛选,由话题主持人挑选。

组织感:社群可以组织分工,做一个人做不了的事。通过社群的微博传播矩阵,群体成员自行组织接龙,可以引导网友跟风,轻松转发。通过众包合作,各自认领一个任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项目。

归属感:线上10次左右,不如线下1次聊天。可以按照地域分布和兴趣话题来组织。群成员以核心群成员为主,随意的聊天玩耍可以加深彼此的交流,体验真正的社群。

秋叶在打造“跟秋叶学PPT”网络推广团队时,进行了七个步骤。

在定向阶段,我们找到更适合网络生存的有创造力的人。经过磨合和沉淀,在内部核心群体中建立信任和互动默契。通过动态筛选,核心群数量稳定在69个。明确打造在线PPT培训第一品牌的目标,承诺共同做平台,共同分享收益。团队定岗定责,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和分工,做到了OFFICE在线付费教育领域的第一。学员五星美誉度超过95%。

社群运营中的“狼群”是核心群体,即一群专业能力强、创意多、团队合作好、兴趣相同的人。

小区里的狼并不总是固定的人,谁都可以带。狼的作用更多的是激励团队,互相认识,整合内外资源,最大化社群战斗力。

秋叶PPT团队核心成员都是从微博作业、微信互动、强关系发展起来的核心粉丝,引入QQ群。

社群营销最致命的是,你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找到领域和爱好相同的社群来获取你所有的目标客户。

想玩“蚂蚁战术”,首先需要给社群带来价值,培养存在感。在社群的生态圈里,有了形象识别,自然不缺帮手。

动员集体力量是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含量,拼的就是数量。

军令状是接到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明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意按照军法处罚,强调风险。而攻城战术,讲的是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机会,强调收益和正向激励。

经常发布任务的社区,不需要找话题,不需要做活动,维护成本也不会高。如果任务可以连接社区中的多个角色,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能量。

一个人的精力和产出是有限的。群体一旦响应任务,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会促进社群的集体进化,并在网络渠道中迅速传播,带来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

在社群中,奖励之下必须有参与,但仅仅奖励奖品是不够的。真正激发社区活力的,是奖下有吸引力的活动设计。

本文中,秋叶将微博抽奖设计为学生社区的新媒体实践活动,确定活动目标,通过学生转发活动微博,花钱做粉丝头条推广,链接外部赞助资源,最终获得意想不到的渠道曝光。

活动设计满足多方需求:学员有实战机会,外人有观摩体验,奖品赞助商有品牌曝光,秋叶在线课程有销量增长,达到双赢。

如果你有干货和产品,可以主动参与大量的群分享。通过分享,让大家熟悉和了解你,在组员高度兴奋的时候完成导购。

没有社群,和用户是点对点的联系关系。有了社区,和用户的关系变成了点对点的关系,基于需求场景的营销的机会会增加很多。

定点战术需要找到社群的位置,熟悉社群结构和喜好,从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入手。

只要找到一个符合产品定位的用户,从他入手,进入他背后同样特征的社群,一下子就能找到目标客户群。以这个群体为入口,通过了解和互动,可以找到更多定位相近的社群,获客效率和成交率大大提高。

罗辑“一群人联合起来占别人便宜”的思想,在于他相信,有人格魅力的人和价值观相同的人信任并抱成一团,是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任何商业都应该基于这种形式重新设计,社区可以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对话当前的商业模式,可以是“面向群体”的,甚至是免费的。

秋叶团队的“一页PPT大赛”是传统企业借助社区资源向互联网的推广。通过社群的结构化输出,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传播影响力。

互联网+的兴起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改变,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来说,一个人的名声很可怕,一群人的名声也很可怕。

聚焦社区是未来商业形态的关键。除了亲戚、朋友、同事等强关系,大社区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必须建立在“弱关系”的基础上。

企业与渠道商关系强,与消费者关系弱。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社群的“弱关系”增强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亲密度,就意味着用于覆盖和影响企业潜在消费者的广告投入大幅下降,效率提高。

把企业社群的连接从“强关系”变成“弱关系”,光靠产品是不够的。单纯依靠利益或者制度驱动,必然会成为刷屏集团,单向销售集团。

社区的生命力在于价值和文化输出。第一,要建立基于企业文化、产品特性、员工个性的内部社群,形成与产品相连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对外开放后,可以引入外部活跃的粉丝用户,最终形成内外社群的双向沟通。

小米的社区最初是通过论坛积累起来的。小米员工都是手机发烧友,小米社区早期就形成了发烧友文化。

小米公司把论坛里的活跃用户组织起来,号称“铁杆米粉”,80人左右,二三十个核心用户一动不动,其他五六十个用户不停进出更新。

死忠米粉积极参加产品发布会和活动,在手机发烧友圈子里影响力很大。这80个“死忠粉丝”直接影响1.7万的粉丝数量。事实上,米粉已经成为小米的产品形象代言人。

“秋叶PPT?”结合社团学生擅长PPT设计的特点,搭建平台,开展“团战PPT”微设计大赛。

《战斗PPT》每一期的PPT设计挑战,因为其出彩的创意,都会在新浪微博掀起百万以上的话题阅读量。企业关注了这种传播能量,也带来了品牌资源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舆论。

因为参加了罗辑思维研讨会,秋叶PPT和万达集团有了联系,于是就诞生了“谈我眼中的万达”的话题讨论。秋叶PPT策划了一页纸的PPT大赛,简化了参赛门槛。通过在社区发布微博和微信,鼓励每一个看到活动的小伙伴参与进来。两天时间,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万。

一旦活动通过社群连接到用户,微活动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

在成为一个有专业技能的“u盘人”之前,最好在机构里进行专业技能的练习。当你可以离开组织做一个“u盘人”的时候,你需要找一个同样的“u盘人”,群居。

在《u盘求生》中,最优秀的资源整合者会把心照不宣的“u盘人”组织成社群。这样,社区就成了专业领域的“路由器”。要找一个“u盘人”,必须通过社区联系。

罗永浩在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会上感谢为他做PPT的许岑。由此,徐岑主题课程的购买人数增加了6000人。

罗永浩敢做锤子手机,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而是看到了背后的力量。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要不要建社群的问题,而是如何真正把自己企业的社群运营和产品、用户连接起来的问题。

企业要给用户足够的价值,不仅是产品连接和优惠,还有个人生活上的满足。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高度活跃的社群更多来自于生活场景的改造,比如建立基于超市宠物食品差异化的生活社群——猫达人,有水果偏好的生活交流社群——水果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