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训练

2月25日星期二2018 65438?天气晴朗。

前几天一篇关于几个孩子逃课的报道,引起了我对野外生存教育的思考:孩子的安全很重要,但生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难道不重要吗?

事情是这样的:165438+10月28日下午14左右,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公安局白鹿派出所接到一老师报警称,白鹿镇某小学有4名学生翻越围墙逃课,下落不明。

165438+10月28日晚23时许,在白鹿镇楠木村何裕路附近,巡逻民警发现了4名儿童,其父母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此时,距离他们逃课离家出走已经过去了9个多小时。

在派出所,民警了解到,4个孩子逃课前都准备了雨衣、打火机、大米、鱼线、刀具等野外生存装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1小学生书包上挂了个锅。

后来我才知道,四个熊海子逃课的原因是他们打算在附近的山上生火过夜,体验一次“荒野求生”。这个逃课的理由很可笑,但仔细想想,孩子的行为难道没有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吗?

让孩子逃课体验荒野求生,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从孩子逃课的动机可以看出,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种体验是孩子所渴望的,从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角度来说也是必要的。但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是学校和家庭绝对不可能允许的。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或者是管理部门,都过于强调安全第一,很多应该由孩子来做的事情都被扼杀了。我们是否发现孩子的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差?

事实上,无论是俄罗斯、日本、美国还是西欧国家,野外训练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小学和大学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野外生存训练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野外生存训练获得可以用一辈子的生存技能。“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和耐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强大的心理能量和自信——所有这些‘人所需要的生活财富’都隐藏在野外生存训练课程中。”

在美国教育家眼中,野外生存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知识的增长和身体的健康,还强调受教育者内在的精神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

野外生存课程能全面提高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从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满足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现、自我改造、自我战胜的需要。

在学校里尤其如此,孩子们的活动到处都以“安全第一”为由受到限制。更离谱的是,很多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即使在课间也不允许大声喧哗、奔跑、跳跃、打架。为了避免安全问题和承担责任,我恨不得干脆把孩子的手脚绑起来才放心。

野外生存训练之类的校外活动是完全禁止的,甚至清明节扫墓、参观一些工厂、科技馆之类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哪个学校敢去。

事实上,我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有明确的规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每学年,每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教育部门规定的天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将作为毕业考试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但是没有多少学校会认真执行这样的规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安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相关领导,为了不承担安全问题的责任,宁愿牺牲孩子的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他们最关心的。

有了这种态度,父母就把孩子的安全放在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位。所以孩子的活动越来越受限制,体验野外生存之类的活动根本不可能允许。

另外,现在社会上流行各种校外培训班、补习班,孩子们的一点点校外活动时间也被强行挤走。孩子哪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别说野外生存训练活动了。

别说野外生存能力,连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少得可怜。以一个常见的事情为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家长每天的功课,书包总是背在背上。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父母有多忙,有没有时间,每天送孩子上下学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到学校,学校门口都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学校门口的道路两旁停满了各种车辆。在很多有学校的路段,经常会发生堵车。

野外生存训练就是培养敢于冒险的意识和善于应对挑战的精神。这对年轻人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可以在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马厩里练不出千里马。在安全防范的前提下,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孩子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要因为害怕安全问题而总是噎着吃,让我们的孩子没有绑鸡的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